村上百科中文版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1]。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沈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2],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目录[隐藏] |
生平小传
成为作家前的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出生于京都市伏见区,为家中独子,个性内向。父母亲都是中学日文教师,母亲在婚后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双亲对春树的管教开明严谨,鼓励阅读,因此春树很小就可以看自己爱看的书,嗜读若渴。12岁时全家搬到邻近的兵库县芦屋市,家中订阅的两套世界文学丛书,培养出春树对西方文学的爱好。父亲从小就辅导春树学习日文,期望培养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是他始终兴致缺缺。村上春树曾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感动过。[3]”
村上春树讨厌念书,国中时期常因不用功挨老师打,一套中央公论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全集却能反复读个滚瓜烂熟。他自承内心有颗固执的叛逆因子,对别人给的东西怎么样都无法乖乖接受:“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4]”进了神户高中之后变本加厉,几乎天天打麻将、和女生厮混、抽烟、跷课样样都来,不过成绩始终能维持在一定水平。高中时期他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喜欢阅读二手便宜的欧美原文小说,一段段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并沉浸于阅读译文的体验。他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怎么耐烦,所以英文成绩始终平平,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如果当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现在正在做大量的翻译工作的话,可能会无法理解吧。[4]”此外他也开始对美国音乐着迷,听过亚特·布雷基(Art Blakey)与爵士信使乐团(The Jazz Messengers)在1964年的现场演唱会录音带后,他就把午餐钱省下来购买爵士唱片,从13岁到现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习惯[5]。
高中毕业后村上报考法律系落榜,当了一年的重考生。1967年在图书馆里“一面昏昏沉沉地打瞌睡一面无谓地浪费了一年[4]”,他在一本英文参考书里读到楚门·卡波堤的短篇小说《无头鹰》(The Headless Hawk)而大受感动,也更确定自己喜欢的是文学而非法律。后来村上重考考取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系,起先住在一间由财团法人经营的学生宿舍“和敬塾”(这间宿舍后来被村上写进《挪威的森林》),住了半年后就搬到一间小公寓里,好享有个人隐私的自由。1960年代末,身处日本激进学运世代的村上几乎不去上课,他说:“高中时,我不读书;大学时,我是真的没读书。[2]”他流连地下爵士酒吧,喝到烂醉,也曾徒步自助旅行,累了就露宿街头,接受陌生人的施舍(这段经历后来也写进了《挪威的森林》)。
1968年4月开学后,村上认识了同堂上课的高桥阳子。当时阳子仍有交往对象,然在不久之后日本学运风潮(全共斗时期)兴起,两人才开始出双入对。1971年22岁的村上跟阳子决定厮守终生,男方家长并不赞成村上未完成学业就草率迈出人生的下一步。但是阳子的父亲意外通融明理,岳父只问了一句:“你爱阳子吗?”促使同年10月,村上不顾家里反对再休学一年(后来花了七年才修完大学学分)偕同阳子到区公所注册结婚,随后搬去与阳子父亲同住。
夫妻俩以白天到唱片行工作,晚上在咖啡馆打工营生。三年后再以250万日币现金与银行贷款250万日币,在东京西郊国分寺车站南口的地下一楼开设一家以村上宠物为名的爵士咖啡馆“Peter Cat”。白天卖咖啡,晚上变酒吧。这段期间,村上一面经营爵士小店观察芸芸众生,一面读书,把能找到的小说都阅读完毕。1975年,村上总算以论文《美国电影中的旅行观》拿到大学学位,爵士店的生意也越作越好。1977年搬迁到市中心,店内装潢将猫的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还有爱猫人杂志前来专访。[2]
小说家之路
29岁那年,一场球赛成为改变村上春树命运的导火线,他在柏克莱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表示:
球赛结束后村上就到文具店买了钢笔和纸,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每天爵士店打烊之后,村上就在厨房挑灯夜战一、两个钟头进行小说写作,但也由于写作时间有限,间接形成第一本小说句子和章节都很短的特征。这部小说大约花了村上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村上将作品投稿到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作家文学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之后村上应出版社之邀,先交出了一些短篇小说、翻译作品和散文,隔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1973年的弹子球》,接续《且听风吟》,描述主角们后来的遭遇。
1981年,村上夫妇卖掉经营多年的爵士小店,搬到船桥市专心写作,第三部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受村上龙启发,村上尝试写出一部叙事连贯的小说,主要角色仍是前两部作品里的“我”和“老鼠”。这段时间村上开始过著规律的写作生活,有充足的时间集中心力,因此第三部长篇小说句子变长,故事连贯,村上自述在这部小说里风格有了相当大的转变。
1985年费时八个月完成之长篇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出版,一举拿下日本文坛大奖“谷崎润一郎赏”,为日本二战后首位青年得奖者。1986年起携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期中完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销量排名第一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该作上下册累积销量达440万本,让村上的知名度在八十年代末达到最高峰,确立“八十年代文学旗手”之地位,并被誉为最能掌握都市人意识自我孤离与失落之作家。《挪威的森林》所带来的高度关注与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惬意与喜悦,促使他打消了之前三年欧洲行返国后的久居日本念头。追求良好写作环境的村上于1991年应美国友人的邀约,旅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兼驻校作家,并在翌年担任该校东方语文学系“日本文学”课程之客座讲师(1992年)。旅居美国期间开始撰写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三部曲,1995年初回到日本居住。
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九个月后,村上春树鉴于媒体报道多忽略了“个人见证者”于事件经历的主体性,于随后约一年期间内参访千余位奥姆真理教事件受害者、见证者等其中六十二位。首度尝试记实报道文学作品《地下铁事件》一书中对见证者当天的经历、现场行为反应,以及奥姆事件对价值观之冲击进行深刻详实之记载。一年后的续作《约束的场所》则以平衡首作报道的立场与了解施害者可能动机作为探访出发,记述亲访八位奥姆真理教信者的长篇记录。前后两作均为今日参考查阅<奥姆地下铁事件>资料中,以报道文学角度探索奥姆事件对日本国民意识冲击之宝贵作品。
村上春树生活规律,并以自我每日慢跑训练、参与各地马拉松长跑以及喜爱爵士乐、摇滚乐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费兹杰罗而闻名。旅游足迹遍及欧洲大陆与南美墨西哥、中国蒙古,亦有开车横跨美国大陆之记录。旅途记事与旅居随笔散文详见于《边境、近境》、《终于悲哀的外国语》、《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等书。
村上春树写作风格深受欧美文化薰陶,亦擅长欧美文学的翻译。台湾出版的村上作品多由赖明珠翻译,林少华则担纲中国近年村上作品出版的大部分译作,两位译者不同的风格均成功地建立村上小说于华语世界之知名度与地位。九十年代起村上过去旧作与新作之英译版本陆续问世,2003年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英译本(2005年)名列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小说类首位;2006年亦获法兰兹卡夫卡奖与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国际短篇小说奖,村上于欧美文坛地位再创新高峰。今日被认为是日本最有希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
2006年下半起村上春树应夏威夷大学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文学课程至今。他自称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写出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般的巨著,此作品即后来出版的《1Q84》。
获奖经历
- 1979年-《且听风吟》获得群像新人文学赏、芥川赏候补
- 1980年-《1973年的弹子球》芥川赏候补
- 1982年-《寻羊冒险记》获得野间文艺新人赏
- 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获得谷崎润一郎赏
- 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赏
- 1999年-《约束的场所》获得桑原武夫学艺赏
- 2006年-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短篇小说选集《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得World Fantasy Awards。
- 2007年-2006年朝日奖(文学)
- 2007年-第一届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赏
- 2011年-《1Q84》入围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作品
长篇小说
著作年代 | 中文译名 | 原文标题 |
1979年 | 且听风吟 | 風の歌を聴け |
1980年 | 1973年的弹子球 | 1973年のピンボール |
1982年 | 寻羊冒险记 | 羊をめぐる冒険 |
1985年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 世界の終りと ハードボイルド・ワンダーランド |
1987年 | 挪威的森林 | ノルウェイの森 |
1988年 | 舞!舞!舞! | 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 |
1992年 |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 国境の南、太陽の西 |
1994年-1995年 | 奇鸟行状录 | ねじまき鳥クロニクル |
1999年 | 斯普特尼克恋人 | スプートニクの恋人 |
2002年 | 海边的卡夫卡 | 海辺のカフカ |
2004年 | 天黑以后 | アフターダーク |
2009年 | 1Q84 | 1Q84 |
2013年 | 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 | 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 |
短篇小说集
创作年份 | 日文名称 | 中英译名 | 收录于 |
1980年 | 中国行きのスロウ・ボート Chūgoku-iki no surou bōto | 去中国的小船(A Slow Boat to China) | 象的消失 |
貧乏な叔母さんの話 Binbō na obasan no hanashi | 穷婶母的故事(A 'Poor Aunt' Story) | 盲柳、睡女 | |
1981年 | ニューヨーク炭鉱の悲劇 Nyū Yōku tankō no higeki | 纽约煤矿的悲剧(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 |
スパゲティーの年に Supagetī no nen ni | 意大利面之年(The Year of Spaghetti) | ||
四月のある晴れた朝に100パーセントの女の子に出会うことについて Shigatsu no aru hareta asa ni 100-paasento no onna no ko ni deau koto ni tsuite |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On Seeing the 100% Perfect Girl One Beautiful April Morning) | 象的消失 | |
かいつぶり Kaitsuburi | Dabchick | 盲柳、睡女 | |
カンガルー日和 Kangarū-biyori | 袋鼠佳日(A Perfect Day for Kangaroos) | ||
カンガルー通信 Kangarū tsūshin | 袋鼠通信(The Kangaroo Communique) | 象的消失 | |
1982年 | 午後の最後の芝生 Gogo no saigo no shibafu | 下午最后的草坪(The Last Lawn of the Afternoon) | |
1983年 | 鏡 Kagami | 镜 (The Mirror) | 盲柳、睡女 |
とんがり焼の盛衰 Tongari-yaki no seisui | 尖角酥盛衰记(The Rise and Fall of Sharpie Cakes) | ||
螢 Hotaru | 萤 (Firefly) | ||
納屋を焼く Naya wo yaku | Barn Burning | 象的消失 | |
1984年 | 野球場 Yakyūjō | 棒球场 (Crabs) | 盲柳、睡女 |
嘔吐1979 Ōto 1979 | Nausea 1979 | ||
ハンティング・ナイフ Hantingu naifu | 猎刀 (Hunting Knife) | ||
踊る小人 Odoru kobito | 跳舞的小人 (The Dancing Dwarf) | 象的消失 | |
1985年 | レーダーホーゼン Rēdāhōzen | Lederhosen | |
パン屋再襲撃 Panya saishūgeki | 再袭面包店 (The Second Bakery Attack) | ||
象の消滅 Zō no shōmetsu | 象的消失 (The Elephant Vanishes) | ||
ファミリー・アフェア Famirī afea | 家务事 A Family Affair | ||
1986年 | ローマ帝国の崩壊・一八八一年のインディアン蜂起・ヒットラーのポーランド侵入・そして強風世界 Rōma-teikoku no hōkai・1881-nen no indian hōki・Hittorā no pōrando shinnyū・soshite kyōfū sekai | 罗马帝国的崩溃 一八八一年印第安人起义 希特勒入侵波兰以及狂风世界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1881 Indian Uprising, Hitler's Invasion of Poland, And The Realm of Raging Winds) | |
ねじまき鳥と火曜日の女たち Nejimaki-dori to kayōbi no onnatachi | 拧发条鸟和星期二的女郎们 (The Wind-up Bird And Tuesday's Women) | ||
1989年 | 眠り Nemuri | 眠 (Sleep) | |
TVピープルの逆襲 TV pīpuru no gyakushū | 电视人 (TV People) | ||
飛行機―あるいは彼はいかにして詩を読むようにひとりごとを言ったか Hikōki-arui wa kare wa ika ni shite shi wo yomu yō ni hitorigoto wo itta ka | Aeroplane: Or, How He Talked to Himself as if Reciting Poetry | 盲柳、睡女 | |
我らの時代のフォークロア―高度資本主義前史 Warera no jidai no fōkuroa-kōdo shihonshugi zenshi | A Folklore for My Generation: A Prehistory of Late-Stage Capitalism | ||
1990年 | トニー滝谷 Tonī Takitani | 东尼泷谷 (Tony Takitani) | |
1991年 | 沈黙 Chinmoku | 沉默 (The Silence) | 象的消失 |
緑色の獣 Midori-iro no kemono | 绿兽 (The Little Green Monster) | ||
氷男 Kōri otoko | 冰男 (The Ice Man) | 盲柳、睡女 | |
人喰い猫 Hito-kui neko | Man-Eating Cats | ||
1995年 | めくらやなぎと、眠る女 Mekurayanagi to, nemuru onna | 盲柳,及睡女 (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 | |
1996年 | 七番目の男 Nanabanme no otoko | 第七位男士 (The Seventh Man) | |
1999年 | UFOが釧路に降りる UFO ga kushiro ni oriru | UFO in Kushiro | 地震之后 |
アイロンのある風景 Airon no aru fūkei | Landscape with Flatiron | ||
神の子どもたちはみな踊る Kami no kodomotachi wa mina odoru | 神的孩子全跳舞 (All God's Children Can Dance) | ||
タイランド Tairando | 泰国 (Thailand) | ||
かえるくん、東京を救う Kaeru-kun, Tōkyō wo sukū | 青蛙君救东京 (Super-Frog Saves Tokyo) | ||
2000年 | 蜂蜜パイ Hachimitsu pai | 蜂蜜饼 (Honey Pie) | |
2002年 | バースデイ・ガール Bāsudei gāru | Birthday Girl | 盲柳、睡女 |
2005年 | 偶然の旅人 Gūzen no tabibito | 偶然的旅人 (Chance Traveller) | |
ハナレイ・ベイ Hanarei Bei | 哈纳莱伊湾 (Hanalei Bay) | ||
どこであれそれが見つかりそうな場所で Doko de are sore ga mitsukarisō na basho de | 在所有可能找见到场所 (Where I'm Likely to Find It) | ||
日々移動する腎臓のかたちをした石 Hibi idō suru jinzō no katachi wo shita ishi | 天天移动的肾形石 (The Kidney-Shaped Stone That Moves Every Day) | ||
品川猿 Shinagawa saru | 品川猴 (A Shinagawa Monkey) | ||
2006年 | 東京奇譚集 | 东京奇谭集 |
散文随笔
- 1983 - 象工场的HAPPY END(象工场のハッピーエンド)安西水丸/插图
- 1984 - 村上朝日堂(村上朝日堂)
- 1986 - 村上朝日堂反击(村上朝日堂の逆袭)
- 1986 - 兰格汉斯岛的午后(ランゲルハンス岛の午后)安西水丸/插图
- 1987 - 怀念的一九八○年('The Scrap', 懐かしの一九八〇年代)
- 1987 - 日出国的工场(日出る国の工场 )安西水丸/插图
- 1989 - 村上朝日堂嗨嗬!(村上朝日堂 はいほー!)
- 1994 - 终于悲哀的外国语(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语)
- 1995 - 夜之蜘蛛猴 (夜のくもざる)安西水丸/插图
- 1996 - 寻找漩涡猫的方法(うずまき猫のみつけかた)
- 1999 - 回转木马的终端
- 2001 - 村上收音机(村上ラジオ)
- 2005 - 给我摇摆,其余免谈(意味がなければスイングはない)
- 2008 - 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语るときに仆の语ること)
- 2012 - 杂文集 安西水丸x 和田诚/插图
- 2012 - 村上收音机2
旅游文学
- 1990 - 遥远的太鼓/远方的鼓声(远い太鼓)
- 1990 - 雨天炎天(雨天炎天)
- 1998 - 边境·近境(辺境·近境)
- 2000 -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もし仆らのことばがウィスキーであったなら)
报道文学
- 1997 - 地下铁事件(アンダーグラウンド)
- 1998 - 约束的场所:地下铁事件Ⅱ(约束された场所で)
- 2004 - Sydney!-雪梨!村上的奥运日志(シドニー!)
翻译
- 1996 - バビロンに帰る(Babylon Revisited)
- 1996 - 心臓を贯かれて(Shot In The Heart)
- 2002 - 诞生日の子どもたち(Children On Their Birthday)
- 2002 - 英雄を讴うまい(The Complete Works of Raymond)
- 2003 - キャッチャー・イン・ザ・ライ(The Catcher in the Rye)
- 2006 - 大亨小传グレート・ギャツビー(The Great Gatsby)
共同创作作品
- 1981 - Walk, don't run/与村上龙对谈
- 1981 - 梦中见/与丝井重里合著
- 1985 - 羊男的圣诞节/佐佐木MAKI 绘图,村上写作
- 1996 -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与河合隼雄对谈
- 1998 - 爵士群像/和田 诚 绘图,村上写作
- 2003 - 爵士群像2/和田 诚 绘图,村上写作
作品影剧改编
- 2004 - 短篇小说《东尼泷谷》由市川隼执导电影版
- 2007 - 短篇小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由美籍导演Robert Logevall执导电影版
- 2010 - 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由法籍越南导演Anh Hung Tran执导电影版
奖项
年份 | 作品 | 奖项 | 是否得奖 | 备注 |
---|---|---|---|---|
1979年 | 《且听风吟》 | 群像新人文学奖 | 获奖 | [6] |
1980年 | 《1973年的弹子球》 | 芥川奖 | 提名 | [6] |
1982年 | 《寻羊冒险记》 | 野间文艺新人奖 | 获奖 | [6] |
1985年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 谷崎润一郎奖 | 获奖 | [6] |
1996年 | 《奇鸟行状录》 | 读卖文学奖 | 获奖 | [6] |
1999年 | 《约束的场所》 | 桑原武夫学艺奖 | 获奖 | [6] |
2006年 | 《盲柳、睡女》 | 捷克法兰兹卡夫卡奖 | 获奖 | [6] |
2006年 | 《海边的卡夫卡》 | 世界奇幻文学奖 | 获奖 | [6] |
2007年 | 朝日文学奖 | 获奖 | [6] | |
2007年 | 日本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大奖 | 获奖 | [6] | |
2009年 | 耶路撒冷文学奖 | 获奖 | [6] |
趣闻
- 自称写小说,仅需要一个明确且具体的开场便有信心将其完美结束。也视众多作品之间,相对题材的不同与发展方向,为自我写作能力的淬炼。“就像是运动般,这个月锻炼右臂肌肉,下个月锻炼大腿肌肉...如此而已。”
- 爵士乐对村上春树写作风格的形塑有极大影响。“若没有迷醉于音乐,我可能不会成为小说家。”[7]
- 每日早晨四点起便进行写作,至上午十点前终止当日的写作工作。“我没有一天不写作。随笔也好,翻译也罢。总是要写些什么。”
- 将自我成为日本现代小说大家的原因总结于“天赋”。自认身体内有一股驱使他写作的本能,这么一来就不得不去写。
- 完成的作品不管是短篇或是长篇、散文随笔,一旦出版就会尽自己所能加以忘掉来进行新的作品,也不会再翻看。曾有读者向村上表示对小说作品的肯定,村上却对自己写过的该段小说情节毫无印象。
- 2009年2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发表讲演:“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真不错啊,期待
2024年8月22日,无意中找到了这个网站...
哦,好像是10月。
说是今年夏天,这都8月了,应该马上了吧。
中文译本什么时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