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不失者》之一:林少华的推荐序
 孔亚雷 (2004-03-2 17:37: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序

林少华


这么说不知是不是不够谦虚,看孔亚雷君的长篇小说《不失者》的时间里,我每每产生一种错觉——恍惚在看自己翻译的村上春树,或者说在文笔上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而看到另一个自己的感觉的确是一种无可言喻的奇妙感觉,既有几分欣喜又有几分困惑,既有几分虚荣又有几分惊悸……。当然,准确说来不是像我,而是像人家村上春树。无论是仿佛经过冷处理的冷寂、内敛而又不失文人风趣的文体,还是波诡云谲的想像力、凝重稠密的氛围,抑或质问工具理性、技术主义以至现代工业文明的主题发掘,都可以说像极了村上春树,尤其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奇鸟行状录》有异曲同工之妙。
算起来,村上春树登陆中国,倏忽间已过去了十五年。但真正尉为壮观则是近五年的事。极简单概括起来,村上作品带给一般读者的,我想一是心灵或自我的诗意把握和提升,二是源自文字之美的阅读快感;带给青年作家们的,一是大跨度想像力的演示,二是行文风格或文体方面的影响。其中尤以《挪威的森林》幅射范围广。以致于提起村上春树便想到《挪威的森林》,反之亦然。在这方面,绝无只见“树”不见“森林”之虞,二者双双成为当下时尚或某种精神指向的条形代码或符号。
但我并不认为《挪威的森林》是最能代表村上的作品。尽管《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非常优秀和成功的小说,在村上作品里边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但这部小说的风格、旨趣和写作手法并不足以凸现其主流作品的本质。莫如说《挪威的森林》在村上全部作品中处于边缘位置——至少他几乎没再用《挪威的森林》那样的现实主义手法正面描写年轻人的爱情。相比之下,倒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奇鸟行状录》以及最近的《海边的卡夫卡》更具典型性、代表性。在这三部作品中,作家的想像力,联想力、小说的叙事和结构甚至文学的可能性都达到了难以攀援的高度。同时更缤纷地展示了人类灵魂的自由和直觉思维以至潜意识触须的飘逸洒脱。一般说来,受村上影响的小说中,其影响大多来自《挪威的森林》和《百分之百的女孩》一类作品。而亚雷君的这部长篇小说——前面已经说过——则令人想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更具村上文学本质的作品,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地。而一这境地,便不是简单的技术性模仿所使然,而须以精神的谐调、心灵的契合为前提,同样需要波涌浪翻的文学才情。套用一句老话,他可以说颇得村上文学的“真传”。
试看修辞上的几个具体例子。“货真价实的春天一夜之间如发动政变一般攻占了整座城市 / 将来自公司各个部门的如同源源不断的排泄物般的各种财务数据分门别类地喂入电脑这个无底洞 / 一等我走出,电梯门便像完成任务高兴地合拢 / 列车到站,人群轰然涌出车厢。恰如五彩斑斓的无数垃圾从垃圾车上倾泻而下,景致蔚为壮观 / 空闲得如同禁渔期的渔民,如同秋收后的农民,如同战争结束后的退役老兵”。不难看出,这种超乎常规的明喻暗比手法和不动声色的冷峭的幽默感,比之村上未尝不可以说已经惟妙惟肖。不仅如此,一些点化主题的思辩性语言也直逼村上文学的核心地带——“现代人已经忘却了孤独的辉煌。现代社会将人们围困在重重叠叠的网络中……拒孤独于社会大门之外是消费的主要动力 / 遗忘是一种神秘的美德。可惜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这点。所以人们才总是感到失落 / 从那时起,人们由漂泊者变成了定居者。惟一被允许的漂泊形式就是货物和金钱的流通 / 寻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寻找这一行为本身”……
是的,我们、尤其都市人是该审判现代文明这个怪圈了,是该对交换价值至上、实用主义至上甚至消费至上的当今时代投以怀疑的目光了,是该对工具理性和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大声质询了,是该用更高层次的审美文化挽救正在失去皈依的自我、正在失去庇护的自然家园和精神故土了,而这正是这部长篇的主题和意义所在。或许,这也正是中国版村上春树的价值所在。


二零零四年三月十日
于青岛窥海斋

 彼村★此男 (2004-03-3 18:04: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文末的时间错了吧,2004。3。10???未来?
想买本看看

(C) 村上春树的森林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