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明日帝国 (2003-03-16 20:55: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生活在别处,现在已是个被用滥了的词,提到它,人们便以为它的发明者是:兰波,但真正最先提出的却是卢梭。
原文:“野蛮人和社会人所以有这一切差别,其真正的原因就是: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live within himself ),而真正的社会人则终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意见之中(outside of himself )。”(《论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48页,转引自朱学勤先生《卢梭政治哲学之一:原罪与赎罪》)
朱学勤先生在他的《卢梭政治哲学之一:原罪与赎罪》的一条注解中说:“此句中文版译文尚未译足原意,可商榷。法文原文是:toujours hors de lui 转译为英文 outside of himself,转译为中文,似应为“生活在别处”,这是一个极重要的提法……”
至于兰波在何时何地曾说个这句话,好像并没有多少人考证,为此我特地从图书馆借来了《兰波作品全集》,东方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王以培译,我看了部分的诗和第四部日记,第五部:沙漠中的爱情,第六部:书信(1870—1891),都未找到。如果有哪位网友知道出处的,小弟愿闻其详。
但无论怎么样,这句话最终溜到安德列普洛东(ANDR′EBRETON)的《超现实主义宣言》里,然后被米兰昆德拉用来作为书名,之后广盛于世,足见其生命力之强。
这句话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口中,相信解释都不一样。在卢梭看来,生活在别处,就是“异化”的最好注解,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恶的,从人类结束零度状态(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便具有了原罪,不再是天真自然的人了,真正的人是不受社会污染的野蛮人,真正的生活不是在现在中,而是在别处。
这种异化思想,极受后世思想家的重视,19世纪的费尔巴哈、黑格尔、尼采、青年马克思,20世纪的萨特、马尔库塞、海德格尔,都在这一层面上不断地探讨。
而兰波,我现在还不知道他在哪里说过这种话,但他的作品却带有这种强烈的色彩。作为一个诗人,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在19岁之前完成的,对青春、爱情和美的歌颂,对现在的不满,否定,你只要看看他肖像的眼神就知道了。
对于现实这座大厦,卢梭说:“首先扫清并抛弃一切陈旧的材料,以便重新建造一座美好的大厦。”相似的表述,兰波却简单得多:“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1968年巴黎大学起义的学生把这句话写在墙上时,是多么的豪然壮气。
只要想想,你就觉得这两句话是相关联的,只是后者更具有行动色彩,对现实的全部否定和重建,以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这带来的危险早有历史证明,但作为文化上的批判是不可多得的。


因为真正的生活是在别处的,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便有人想去寻找,19岁之后的兰波到处流浪,他说的话至今让人感动:
“而在任何情况下,都别指望我性情中的流浪气质会有所减弱,恰恰相反,如果我有办法旅行,而不必在一个地方住下来工作,以维持生计,人们就不会看见我在同一个地方住上超过两个月。世界很大,充满了神奇的地域,人就是有一千次生命也来不及一一寻访。”(引自兰波1885年1月15日给家里的信)
美好的风景在远方,这是人之常情,是对熟悉的反抗,是对习惯的不习惯,我怀疑它作为人类永久不变的人性,和思乡恋旧之情一样久远。举个例子,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选择,你做什么?有人想到乡间开杂货铺,有人想改行当摄影记者,有人想变成女人或成为一条狗,答案应有尽有,但很少人想做回现在的自己。道理何在?就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美好的风景在远方呀。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回答呢?

我说过,生活在别处是句被用滥的话,在这里我也不怕滥用了。
在这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这句话至少表示一点点的终极关怀,一点点的理想主义,一点点的彼岸情结,还有对现实的一点点批判色彩。


 明日帝国 (2003-03-16 22:03: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偶尔搜索,才发现早已有人用这条题目了,相比这下哪一个好,请看:
http://goldnets.myrice.com/yc/books/205/20402/1/1.html
 新叶儿 (2003-03-22 22:02: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你这个字体更方便看些:)
 明日帝国 (2003-03-27 19:26: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看完了,里面并没有他最著名的两句话,
一句是:"生活在别处"
另一句是:"要么全部,要么全无"
 天天是这样 (2003-03-28 23:55: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看就是这样!
 沙哇啦 (2003-04-3 16:50: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兰波是否Leonardo Dicapio所演的Total Eclipse中的同性恋诗人?
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No one can escape from the shape of happiness.很有吸引力的诗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3 16:52:53编辑过]


 鱼三 (2003-04-3 16:53: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普鲁思特也是........就是追忆死水年华那个..
 chair (2003-04-17 20:56: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哇啦在2003-4-3 16:50:40的发言:
兰波是否Leonardo Dicapio所演的Total Eclipse中的同性恋诗人?
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No one can escape from the shape of happiness.很有吸引力的诗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3 16:52:53编辑过]


他是同性恋诗人,这点倒是有这么一回事儿
 chair (2003-04-17 21:35: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俺没看过韩波的诗,倒是米兰昆德拉的同名书前几天才刚看完。
早想说,也许翻译书总和原文总有那么些出入或走味,但基本上在读的当下,是感到流畅、节奏感十足的。

革命、爱、青春,相互交杂成一出梦和现实疆界模糊的境域。
熟悉的生活没有风景,真正美好的风景在他方。
人虽在此,心总在彼。总是企求着远方更美的家乡,「梦」与现实相抗之下,梦似乎总能跨出现实所筑的高墙,架空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

不过,在这个没有理想的年代,拜物教俨然凌驾精神,似乎连这样的一个企想都显得渺茫可笑。在这个理想不能换算成可数单位的时代,生活在别处似乎也变得有点荒谬滑稽了。

在一个(大概)以讨论村上春树为主的版出现「生活在别处」这样的议论,似乎更显得对比的效果。村上的梦,多呈现着自我意识的辗转,虽也在梦中祈求一线生机,不过以沉入自我意识封闭为结果的似乎较多;在「生活在他方」这本,梦是理想、希望的接口。只要通过这条幽幽隧道,就可喀擦一声和现实接轨了。诗人的梦,不是四面环墙的房间,诗人的梦是一条饱涵希望的「异次元信道」(不知道用啥比喻了)。诗人也发现了,不过结果他却失败了,梦中的信道并没将他引向更美的他方,反而为他画下句点。
开头不同,结局却有类似之处,村上的「我」与诗人皆在梦的寻求生机中败阵下来了。不过「败将」有不同的下场,「我」活着,不过也等于行尸了。逃不出自我封闭的「我」也徒有灵魂;昆德拉的「诗人」终究还是逃不开母亲的包围,他的死也没逃开出生时的囚。

当理想沦丧的时代与主义理想沸腾的年代相遇,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呢?

不知道。想象力封闭的年代。

两者的结果都是死,若可选择,会在哪个年代呢?
 millerlu (2003-04-19 20:45:00)顶部 | 返回 | 村上春树的森林 
 革命、爱、青春,相互交杂成一出梦和现实疆界模糊的境域。
熟悉的生活没有风景,真正美好的风景在他方。
人虽在此,心总在彼。总是企求着远方更美的家乡,「梦」与现实相抗之下,梦似乎总能跨出现实所筑的高墙,架空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

表达了我想表达的,谢谢

(C) 村上春树的森林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