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清醒地发梦:村上春树的写作纪录

书评‧清醒地发梦:村上春树的写作纪录

2013-07-05

书评‧清醒地发梦:村上春树的写作纪录

 

文:果林

 

书名:《我每天为着发梦醒来》作者:村上春树

出版社:文艺春秋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简介:村上春树出版自己的访问集,集结内容横跨12年,於7个不同地区:德国、西班牙、法国、纽约、俄罗斯、台湾和日本的17篇不同风格的访问文章(有月刊,也有专门的文艺杂誌)。最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一个被访者编辑自己的访问集,到底是怎样的一回事?

 

 

村上在〈后记〉中写道:「為了简化内容,若见内容重复的部分,会稍有增删。」到底村上有没有删去他认為不想流传的部分?增了甚麼,删了甚麼,实未可知晓。不过,村上将12年间的访问结集,对於读者要解读他於《发条岛年代纪》至《黑夜之后》(以至《1Q84》)的创作,了解他的创作歷程都有一定帮助。村上自言不喜欢接受访问,他自己為访问集作了一个界定:我会回答,但不会解答。面对一个拒绝解读作品的作者,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他的访问结集?若拒绝对号入座,不将作者经歷视作解读作品的唯一可能,这部访问集最让笔者感动的是一位作家/小说家面对自己、文坛的姿态。他在〈后记〉中提及,坊间有著不同的关於他的评论集,身為作者,他希望在纸本印刷的世界裡保留自己的声音。有如村上自言,他的作品已出版多时,经过时间的沉淀,访问不会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评价。

显然,村上是一个非常关注作品传播和接受的作家,在多个访问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村上面对日本,以至面对世界的态度。自《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发表以后,村上长期侨居海外,不断旅行和写作。从他的谈话中,都见他时常与母国保持一定的距离——生活、流行文化,以至工作——他甚至将现实看成虚幻,刻意保持自己与现实的距离。

不过,在12年间,村上不时限量地将自己的想法向外发佈。这种「限量」几乎是一种让读者飢渴的原因(有如《1Q84》拒绝宣传的做法)。显然,村上春树注意到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繫,以至世界的改变对小说家的影响。从2004年村上接受美国《The Paris Review》的访问中,不难发现他非常意识到当今小说家的位置。他指出卡夫卡的年代,人的娱乐大抵只有音乐和戏剧,但现代人的娱乐太多,有互联网,也有有线电视,更有租借录影带等等,世界有太多娱乐可以取代小说。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人不像19世纪「有闲阶级」一样「有闲」。人们不像以前一样有时间,也不像以前的人渴求阅读。面对这种普遍现象,村上认為现代的小说家需要很多不同的技法,不再只是呈现真实。他指各种不同范畴的技法好比麻醉针,甚至觉得电视游戏的世界更接近小说世界——当你置身其中,创作小说,你不可能知道下一步是怎样的?

不管如何,即使小说的功能不比以前,他的姿态却十年如一日。大概村上迷都知道他一直坚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生活,更保持每天跑步的习惯。他不认為长跑是一件孤独的事,他觉得跑步的时候是一种解放,获得自由的时间。在他的种种娱乐:跑步、听爵士乐、小说创作当中,都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极其享受孤独的人。当然,村上开始跑步的契机并非如此浪漫,访问中,他细说箇中的原因:长跑和规律不為别的,是為了能让自己的「现役期」延长。他坦言当初要练跑,是知道很多作家年老后就病,病了就不能再写。村上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写,一直创作,「开眼发梦」。

大概很多人不喜欢他故作清高的姿态,认為他的作品和态度都过於造作。不过,这部访问集最动人的地方,不在於村上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亦不在於他怎样看小说和作者之间的问题,而在於我们看到一个作者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村上身為一个职业作家,并不单单坐在家裡写作,一个作者需要维持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创作,需要付出很多。不知不觉,村上结束咖啡店的业务,从事写作超过三十年,当中的耐力和习惯性好比一场长跑比赛。不管面对多少批评,他始终依著自己的节奏创作,保持著自己的态度,以一种较為远离「俗世」的方式生活。

从村上的一字一句见到的,是一个作家面对「职业作家」的态度。那是一种人生,更是一种专业——需要持之以恒维持写作的想像力和体力。

如果本站发布的任何文字存在侵害您版权的事宜,请联系站长 webmaster@cunshang.net 协调删除。

书评‧清醒地发梦:村上春树的写作纪录: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