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群英谱

 


Cab Calloway
凯伯·卡罗威(1907—1994)


生于纽约州。30年参加 The Missouians 乐团,后来自己成为乐团领导者,31年起在“棉花俱乐部”演出,主题曲《Minnie The Moocher》大受欢迎,以独具特征的歌唱获得“The Hi-De-Ho Man”的绰号。40 年开始请到 Milt Hinton、Chu Berry 试图充实乐团的音乐。50年后参加音乐剧和电影等的演出,发挥演艺人员的独特才华。

 

说到 Cab Calloway,眼前不由得浮现约翰兰底斯导演的电影《龙虎双霸天》(Blies Brothers(1980)里,他那奇声怪调的 “Hi-De-Ho”唱腔。《龙虎双霸天》是约翰兰底斯献给黑人音乐文化的多彩多姿而狂野的礼赞,其中浓浓地散发着类似害羞而爱梦想的少年情怀,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尤其是 Ray Charles 和 Cab Calloway 出现在大银幕的音乐场景,简直可以说是压轴好戏,他们所散发的精彩绝伦而带有泥土味的特有劲道,使这部电影所含有的讯息层次顿然加倍提升。

此外作曲家 George Gershwin 的那部民谣式歌剧《Porgy and Bess》里,以 Cab Calloway 为模特儿的叫做“Sportin' Life”的独特角色设定,在舞台上又让 Cab Calloway 自己演出那个角色,这下子 Cab Calloway 这个人所拥有的特异性已经超越时代,超越音乐风格而成为一种传说性的东西了。到什么地方为止是实体,什么地方是被复制的印象?连这都分不清了。

说虽这么说,但在音乐历史上,Cab Calloway 这个角色大放异彩的时期,大家一致公认应该是从一九三O年代到一九四O年代初。这个时期他率领水准很高的大乐团,不但演奏广受欢迎,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非常棒的录音。其中我首先想到的是,乐迷们称为“猫咪Chu Berry”Epic的 LP。(这虽然是日本编辑的,但内容比原始盘更棒)。

这张唱片里集有许多首中音萨斯克风手 Chu Berry 于一九四O年前后演奏的曲子,A面是 Chu Berry 自己名义的乐团演奏。B面则是他以一个独奏者的身分在 Cab Calloway 乐团里的演奏。在当时的 Cab Calloway 乐团里除了 Chu Berry 之外,还有 Dizzy Gillespie、Tyree Glenn、Milt Hinton 等年轻有劲的音乐家加入,和老大照例独一无二的活泼歌唱不同,舞台上展开热情的轮番热演。Calloway 这时也摆出从容的架势,好象在说“接下来就站年轻人随心所欲高兴地去秀吧”的意味。因此我可以愉快地窥出从 swing 的圆熟逐渐转向 Bop 萌芽的音乐场景气息。尤其 Chu Berry 正当最巅峰的状态,吹奏得真是润泽多汁。这应该也可以说是 Calloway 为人的大度风范吧。即使在听着歌时,他的这种人格还是不知不觉地传过来。

不过好象Calloway唯独和“新人类”的 Gillespie 臭味不合的样子,两个人的关系闹得实在很僵,最后甚至发生 Gillespie 抽出刀子要捅 Calloway 的事件。一面想到这些,一面看《龙虎双霸天》时,深深感觉到类似遥远时光之流般的东西。

 

 

 

 

上一页              下一页

©http://www.cunshang.net整理